这些错误吃药行为你做过几个 |科学用药指南
前段时间在热搜看到一条新闻。一位张先生晚上服用了多西环素肠溶胶囊,他只喝了一小口水,服药后立刻睡下,结果第二天出现胸痛等症状。
张先生到医院检查,胃镜显示他的食管黏膜已经布满溃疡,这是药物长期滞留食管导致的「药物性食管溃疡」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懒得喝水、身边没水、非常忙碌的时候,可能都做过喝一点水就吃药、甚至不喝水直接吞服药物的事。
但是注意了!这可不是个好习惯。吃药看起来事小,其实大有讲究,吃得不对反而造成健康危机!
你是不是也觉得水只负责把药送下喉咙就行了?但事实是,喝水与否、喝多少水,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作用,发生不良反应,甚至导致并发症。下面我们就按药品类型一一说明。
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包括非甾体抗炎药(NSAIDs),有阿司匹林、布洛芬和萘普生等,它们对消化道有一定刺激性。不喝水或者喝太少,都会增加药物腐蚀食管和胃部的可能性。建议用200mL左右的水送服。
此外还有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,常用药有泰诺、百服宁、必理通等,许多中成药当中也添加了对乙酰氨基酚,比如感冒灵颗粒、维C银翘片等。它能止痛退烧,患者服用后会大量出汗,因此应该尽可能多喝水,补充身体水分。
双膦酸盐(BPs)类药物用来医治骨质疏松症、变形性骨炎等,包括阿仑膦酸盐、利塞膦酸等。
它们的主要副作用是胃部不适和胃灼热,服用时需空腹,充分饮水至少200mL,并且服用后至少30~60分钟内不要弯腰或躺下,避免药物被冲回食管导致消化道黏膜刺激。
四环素类是一种用来医治许多不同细菌感染的抗生素,包括多西环素、依拉环素、米诺环素等。它的局部浓度太高可能腐蚀消化道,需要和大量的水一起服用,稀释浓度。
这是一类抗菌药物,我们熟悉的有诺氟沙星、左氧氟沙星等。这类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,在尿液中浓度过高可能形成结晶,需要大量饮水稀释。
服用别嘌醇、非布司他、苯溴马隆等治疗痛风的药时,一定要多喝水促进尿酸排出,避免尿酸在泌尿道中沉积形成结石,一日饮水量应该不低于2L。
除了药物类型,喝多少水也取决于药的形式。服用大片剂药和胶囊需要更加多的水,建议饮水300mL。胶囊药物一般在胃或小肠溶解吸收,如果饮水量不足以将药冲到胃部,导致胶囊黏在食道分解,可能对食道造成损伤。
不过,即使是小片剂药,也需要不少于150mL水送服,千万别再只喝一口了!
可以看出,我们日常接触的不能含服的片剂、胶囊类药物,正常的情况下都应该多饮水,尤其是大片剂和胶囊类。但是,药品还有别的类型,也不是所有的药都适合多喝水。
像蒙脱石散这样的止泻药,它的原理是和致病菌或消化道黏膜结合,增加消化道黏膜对于不良物质的防御力,饮水太多会影响它固定致病菌的能力。一般外包装和说明书都会注明,一袋蒙脱石散冲调50mL温开水即可。
保护胃黏膜的药品,比如硫糖铝,氢氧化铝凝胶等,它们的药理作用是在病灶处形成薄膜,保护胃黏膜抵御胃酸的损伤。为了确认和保证药效,用药期间尽量少喝水。
止咳润喉糖浆类药品,它们做得黏黏糊糊的就为了能覆盖黏膜,有利于药效发挥,千万别用大量的水把它冲稀了。
最后还有一些急救类药品,比如、硝苯地平等,经口腔吸收,不需要水送服。
也许有人因为怕药苦,或者图省事,直接用手边别的饮品服药。这样做不仅影响药效,如果刚好遇到了两种一定不可以一起服用的饮品和药品,那么等待你的可能是急救……
临床上大部分药物都通过肝药酶代谢,西柚中一些成分会抑制肝药酶的活性,从而影响药物代谢,可能会引起血药浓度持续过高,引发中毒反应。
地平类降压药、他汀类降脂药、一些降糖药、抗过敏药、抗癌药、安眠药、避孕药等十多类85种药物都会受到西柚影响,仅200mL西柚汁就足以影响药物代谢。
关于西柚的研究是比较明确的,其他类似水果的研究并不多,但保险起见,像柚子、橙子类水果,在服药过程中也不要吃了,等药物充分代谢后再吃。
茶叶中含大量鞣酸,可以和胃蛋白酶等结合,可能会降低某些药物的吸收,也可能使某些药物变性、失活,比如洋地黄类、麻黄碱、奎宁等生物碱类药物。
除此之外还有喹诺酮类抗生素和四环素类药物,会和牛奶中的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螯合物,影响药物的抗菌作用,甚至有可能使药物完全失效。
咖啡会让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,如果同时服用利尿剂,就会促进增强利尿剂的作用,易引起体内水盐代谢失衡。
非甾体抗炎药本身就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,咖啡同时又会促进胃酸分泌,可能增加对胃黏膜的损伤,严重了甚至有可能导致胃出血。
其实不只是头孢,口服降糖药也会和酒产生双硫仑反应,造成人面部及全身皮肤潮红、头晕头痛、心慌胸闷、呼吸困难、恶心呕吐、腹痛腹泻等症状,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精神错乱、休克、惊厥和急性心衰。服用这些药物的前后5~7天都不要饮酒。
一些抗过敏药(氯苯那敏、苯海拉明)、抗抑郁药(阿米替林、丙米嗪、氯米帕明)、镇静催眠药,也不要和酒一起服用。它们会产生明显的中枢抑制反应,导致人眩晕、昏迷、意识障碍等。
需要注意的不只是啤酒、白酒、红酒等酒类,凡是含酒精的饮料食物都要小心,比如甜酒、米酒、酒心巧克力等。
除了以上这些,其实还有很多饮品会影响药效,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,总而言之,不建议大家用饮料吃药,不管是什么饮料!
当我们不了解药和饮料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时,用白水服药就是最好、最安全的选择。
如果是在医院开的药,遵医嘱使用;如果是自己在药店买药,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。
药品说明书上会列出药品的用法、用量、不良反应等注意事项。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,不要滥用乱用药品。
冲剂类药品根据说明书的用量进行冲调,一般用50mL~150mL水即可;片剂、胶囊类用不少于150mL水送服,根据药的不同可能需要增加饮水量。
用白水送服,但不一定是热水,像维C泡腾片和益生菌这类,在热水中反而影响药效,用常温水即可。
服药姿势也很重要。有研究发现,片剂成功进入食管通道受患者身体姿势和饮水量的影响,仰卧服用时成功率只有17%,上身直立45度倾斜将成功率提高到66.5%,不倾斜时成功率为69.7%。
简单来说,不管是站着还是坐着,采取上半身直立的姿势吃药。尤其是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,吃完也要保持上身直立至少半小时,不要立刻平躺。
最后,注意药与药之间的反应,许多药不能一起吃,相互作用可能会引起肝肾损伤、中毒等反应。正规药物说明书有「药物相互作用」的内容,可以阅读查看。如果还是不确定两种药是否能同时服用,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后再吃。
服务热线:400-677-6963 0773-3568991 E-mail:sales1@glxc.com
网站备案号:桂ICP备11002237号